西财金融学者之声|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科技创新、就业与民生及信用体系构建专题- bat365入口_365bet世界杯欢迎您_万博365下载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金融学院
        Academic points

        西财金融学者之声|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科技创新、就业与民生及信用体系构建专题 

        发布日期:2023-03-13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中国金融研究院研究团队第一时间从不同角度解读政府工作报告,近期将持续推送,以下为科技创新专题、就业与民生专题,以及信用体系构建专题全文:

        科技创新专题

        新型举国体制助力创新驱动发展

        胡 晓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高频提到“科技创新”一词,并在对政府的工作建议中指出:“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新型举国体制起源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举国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关于国家治理体制的重要探索。

        举国体制旨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政治优势,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目标调动、配置各类经济性与社会性资源,以实现关键领域突破。举国体制曾帮助中国在“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北斗导航等众多科技领域取得瞩目成就。特别是在新中国早期建设阶段,举国体制与彼时资源匮乏、基础薄弱、人才短缺的国情相适应,具备合理性和优越性。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科技创新治理延续政府主导模式,包括支持精英科学家进行技术攻坚、建设大型国有企业和大工程、组织引进国外技术和企业等。不过,科技创新越来越表现出技术迭代快、产业分工细、市场需求多样的特征,政府主导的传统举国体制出现失灵,无法为科技创新带来持续优势。同时,将科技创新完全交由市场主导也会存在失灵。国产竞争力不足的现实和严格的国外技术封锁,使科技创新仅依靠市场力量难以解决关键环节被“卡脖子”的问题。

        面向科技创新,中国正加快探索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融合发展的新型举国体制。其中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在市场规律起作用的领域,政府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基于制度建设扮演统筹发展、行业治理、培育生态、引导社会资本等角色,进而通过塑造有效市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二是在技术壁垒高、投资周期长、不确定性大、需大规模协作的领域,市场机制可能失灵,政府需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并撬动各类社会资本进入,这些领域即使出现亏损,国产技术和产品也能从中积累经验并向更高水平突破。当然,新型举国体制还应具有与时俱进的动态性。政府逐渐了解自身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边界和限制条件,学会平衡二者力量为创新驱动发展助力,不断完善适合科技创新发展的新型举国体制。

        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稳就业、保民生

        徐加根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目标,既蕴含了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准确判断,也体现了对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坚定信心。其中,就业目标进一步增强,城镇新增就业由“1100万人以上”提高至“1200万人左右”。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中小微企业是稳就业、保民生的生力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国经济韧性所在。近年来,青年失业率处于历史高位,2023届高校毕业生的规模将达到1158万人,促进就业的任务更加繁重。报告中明确指出“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新冠疫情期间,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的中小微企业遭受了严重冲击与生存考验。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为中小微企业纾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在后疫情时代,如何更好、更快地恢复中小微企业信心,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激发创新活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精准施策。一是深化营商环境建设,提振信心,为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更好保障;二是鼓励创新创业,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三是促进普惠金融发展,加快推进信用信息共享,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四是引导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拥抱“专精特新”新趋势,提升企业韧性和竞争优势。

        全力抢抓高校毕业生春招就业

        方能胜


        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34处提到“就业”,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基、财富之源”,“稳就业任务艰巨”,强调“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保障好基本民生。”

        根据历年人口统计数据,2023年我国20~60岁年龄的劳动力人口将会减少1238万。与此同时,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考虑到2022年,“城镇失业率一度明显攀升”,“年末城镇调查失业率降到5.5%”,以及报告提出的今年的发展主要目标之一是“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因此,今年“稳就业、保就业”的一个重点是,“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以实现高校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尽早就业。

        考虑到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招聘主要在冬春两季,去年冬季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很多企业在经济寒冬努力实现稳岗,并没有新增招聘需求。而高校毕业生在经历冬季的考研和考公务员后,很多寄希望于春季招聘。因此,随着当前防疫政策的优化,制造业生产经营的持续回暖,2月PMI数据显示我国经济已重回扩张区间,市场的信心持续改善,就业开始复苏。此时应全力抢抓高校春招关键期,动用政府人力社会保障部门、用人单位、教育有关部门、校友圈、家庭等一切资源力量,加快促进高校应届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

        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唐莹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自2014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蓬勃发展并得到了不断完善,社会诚信水平得到了显着提升。事实证明,扎根于中国土壤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优化资源配置、构建良好营商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循环高效畅通提供了有强大助力。

        报告中还提到信用监管,“坚持放管结合,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格落实监管责任,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等方式加强公正监管,规范行使行政裁量权。”近年来,信用监管已成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优化。

        在数字经济时代,信用数据具有核心价值,将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生产资料。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专门设立国家数据局,是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建设、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布局建设的需要,有利于统筹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接下来,需要全社会齐力推动构建更高质量、更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信用信息基础设施,加强数据安全流通,深化促进信用信息共享,加大信用管理人才培养力度。未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必将迈着坚定步伐,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上一篇:西财金融学者之声|张桥云:专业解读美国硅谷银行破产与存款保险制度

        下一篇:西财金融学者之声|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对外开放和国际贸易专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