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由西南财经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暨“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学术研讨会于11月8日在学校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近20位知名专家学者参加本次研讨会。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尹庆双教授,教育厅宣传思想与统战工作处处长李大鹏,学校党委宣传部、科研处等部门负责人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教授委员会成员及部分师生参加本次研讨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雷栋良主持开幕式。
尹庆双在开幕式上致辞,代表学校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办学特色和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概况和建设成果。尹庆双指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举办此次学术研讨会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探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真诚期待与会专家学者碰撞学术火花,贡献思想力量,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努力。
李大鹏致辞,向研讨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高校理论工作者应自觉肩负起学习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使命。举办此次研讨会,充分体现了西南财经大学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界专家学者的政治站位和学术意识,相信与会专家学者的深入思考和独到见解将会深化我们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认识,充分发挥在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的积极作用。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唐晓勇教授主持第一阶段主题发言。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孙熙国教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艾四林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树荫教授、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冉教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项久雨教授分别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原创性贡献、中国式现代化的优势、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两个结合”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造等内容进行主旨发言。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指出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重要论断,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和本质要求。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吴玉平教授主持第二阶段主题发言。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杜玉华教授、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志丹教授、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勇教授、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亓光教授、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联俊教授分别围绕二十大报告中的新论断、新表述对新时代我国社会建设的新跃升、新时代意识形态创新的成功密码、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谱写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新篇章的根本遵循以及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问题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专家一致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深入系统的阐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理论更深入、战略更成熟、制度更完善。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世强教授主持第三阶段主题发言。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凤义教授、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金龙教授、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士海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董慧教授、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楹教授分别从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的多维思考、中国式现代化的叙事方式、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的深刻含义、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以及“中国式现代化”内蕴的四重逻辑等角度,系统深入解读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专家们指出,要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是符合中国实际的。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唐晓勇在会议总结中表示,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进行学术探讨,为我们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提供了新视角、新思路、新方法,为我们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研究阐释和思政课“三进”工作提供了重要启发。